资讯频道 industry
记录时代,与时代同行!
一本几乎被世人遗忘的工具书 却意外让这两位纽约设计师走上了创业之路
名如其形,这间工作室名叫“秩序”(Order)。Reed和Smyth认为,“秩序”就是好设计的根本,因为所有的事物都依据各自的分类和等级形成一个设计系统,而设计的哲学就是建立每件事之间的联系。
cdo
2017-06-08
天价logo的秘密
大多数时候,我们很难知道每家公司到底花了多少钱在logo上。没有多少设计公司愿意公开数据,即使他们公开,我们也很难知道logo设计占品牌重塑整体费用的比例,这通常还包括营销、广告等相关费用。
cdo
2017-06-07
为什么设计师临摹了很多设计作品,但是就是不能原创?
如果前期在跟着教程临摹的过程中,有大量的思考过一些表现技法,其实这种照着原稿做的难度并不大,但如果你现在做不出来,就证明你思考的还不够,没有真正理解技法的原理,不过没关系,现在带着问题反过来思考,也能够有很大的收获。
cdo
2017-06-05
设计师为什么不喜欢比稿
在过程中,与设计师持续有效沟通,将你的产品需求充分表达,或者给到一些设计风格、设计案例的参考,将产品设计需求充分成型,减少后期修改的次数,节约时间成本。并让设计师在理解产品需求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创意和灵感,也许会诞生下一个伟大的设计作品。
cdo
2017-05-25
知名设计师谈设计
设计师在临摹学习的时候最好要找一个导师,因为导师会告诉你临摹的作品美在什么地方,为什么美,通过这样的学习,设计师能够快速地成长起来。同时,设计师要跟比自己强的人做朋友,提升速度会很快。我对设计师创业很赞同,创业可能会失败,但不做又可能会给人生留下遗憾。设计师成长到一定地步追求“自由”创作的心会勃发,但是要理性认清自己的能力,不要盲目创业。
cdo
2017-04-19
彭贵军:习俗视野下的艺术展览效应
在当代视觉文化语境中,各种艺术展览的持续举办,理应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个个文化符号,而这些所谓的文化符号是否真正在一定程度上繁荣了城市的文化发展,抑或是提升了城市民众的审美水准,其答案显然是开放的。由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因素,我国民众的审美素养和西方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差异,艺术和美学乃至艺术界的生成机制仅仅被少量的专业人士所认知。
cdo
2017-04-17
微信logo设计图曝光 这样的工匠精神不得不服
对于此次推出视觉应用规范的初衷,微信团队介绍说,微信的品牌形象基于微信“谨慎、优雅、超前”的产品理念,包含于客户端各平台设计、相关网页设计、周边产品设计中。与传统品牌不同,微信是一个相对抽象、无形又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产品。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微信的品牌设计,不仅要告诉用户这是微信,还要传达微信的理念和态度。其实微信早已不是一个App那么简单,已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cdo
2017-04-13
揭秘日本设计强盛的秘密与中国设计的发展
细观日本的设计可以发现他们的设计注重细节,在人性化的方面考虑的也很全面,有一种人文色彩在其中,日本是个开放包容进取的民族。在吸收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将本民族的精髓融合,西方同行多会用「禅」去形容他们的设计精神,优雅、简洁、疏密把控等方面是我最为欣赏的。
cdo
2017-03-31
全球四大顶级工业设计奖的区别
全球四大顶级工业设计奖项分别是德国IF奖、德国红点奖、美国IDEA奖、日本G-Mark奖。其中IF和红点最专业,最权威,口碑和评价都非常不错。IDEA由美国商业周刊主办,注重商业性质和商业推广的比赛。GMARK定位于日本的国家设计奖项,和中国红星奖一样,评奖要求和评奖机制以及对作品的要求,更加偏重于日本的风格。
cdo
2017-02-14
精英式的设计偏见:2016年最好评和最差评的设计
有效的设计并不一定是好设计,精英们认为好的设计不一定是有效设计,本身并不矛盾,设计需要妥协,如何达到平衡,是一门艺术,当然这种“艺术”不是指艺术,比如沟通的艺术。如下图,通过社交网络的评论数和转发量来评价一件设计是否成功越来越成为一种必然,专业人士和普通受众的观点可能有些差别,但有些也能达成共识。一句俗话:雅俗共赏,或许就是设计的最高境界!
cdo
2017-01-19
有多少平面设计师,在迷信黄金比例?
黄金比例的理论认为,当这些比例应用..
中国元素为何在平面设计中如此受欢迎?
每次一有国际盛事,让全世界都能看到..
纹身,被误解的艺术?
不过,纹身本身作为一种人体装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