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设计中国(2)

资讯频道 - 观点·话题 来源:中国新时代 作者:selin 2012-07-13
3016 0 0

  中国设计在被谁设计

  Lisa Ma的这项设计并未得到真正的认可。一位在中国设计界浸淫数年的从业者面对Lisa Ma的设计投影就单刀直入地询问:“谁会为这个掏钱?”这在中国确实是个很难绕开的核心问题。

  每年都会有数十家工业设计公司因为商业失败而被甩出这个行业,尽管这些企业的设计思想可能很成功。对此,身处郑州的室内设计师孙禾深有体会。“在装修行业,设计本身并不挣钱,它的作用更像是份竞标书,让人选择把活交给你。”

  七年前,在郑州一家装饰公司担任设计总监职位的孙禾选择辞职创业。在他看来,下这样的决心并不困难。“当时,那家企业至少有一半的单子是冲着我来的。”孙禾后来分析自己当时的想法时这样说道。

  在很多当地的圈内人看来,孙禾当时的创业团队堪称豪华。现在,因公司经营问题不得不选择分道扬镳的创业伙伴很多成了郑州室内设计业的佼佼者,名片上印有创意总监的头衔,拿着过百万的年薪⋯⋯对此,孙禾开诚布公地告诉记者:“我对商业并不熟悉,这也是我之前失败的原因。”孙禾原来的创业伙伴对他的自我检讨很认可,他们认为,孙禾过于追求装修的完美,在成本上很少考虑。“现在,我想通了失败的关键,以后再干,就和一个懂商业、能谈单的人搭伙,到时候,我把钱全存在他那里,到年底再去结账。”最后,孙禾笑着说出了他未来的打算。

  事实上,孙禾选择在2005年开始创业并非完全是他所说的“心血来潮”。在整个中国工业设计的历史上,2005年是个极其重要的年份。经过之前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工业设计开始进入起飞阶段。纵观中国设计大事图表就会发现,自1995年11月23日中国第一个设计学院成立到2004年无锡市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工业设计园的这段时间里,中国工业设计乏善可陈。不过,乏味自此终止。此后,中国工业设计开始像港产的商业题材电视剧一样高潮迭起。

  一个行业如果想要兴盛,必然要有两大基础——众多的从业人员和庞大的消费群体。从从业者来看,2005年,中国工业设计人员增长到30万人,各个大学也基本开办了相关学科;从消费者来看,随着股市的暴涨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开始对设计出的产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2005年,中国工业设计年产值约为300亿元,相当于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19‰,而且,这样的情况只是一个序曲。2006年,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推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报告后,各地方政府开始颁布一系列相应的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中国创意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许多传统企业纷纷转型跳进了文化创意领域。

  金山软件公司董事长,小米科技CEO雷军曾有句被众多创业者奉为圭臬的名言:“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虽然当时东方园林董事长何巧女并没有听过这句话,但这依然不妨碍她支撑着将要垮掉的公司。“实际上,创业者在这时是骑虎难下的,欠了别人那么多钱,宣布破产怎么给别人交代呢?”孙禾在自己的公司经营转坏后强撑了一年。“那时我在想,如果有一天,命运能垂怜,欠债得以还清,自己的设计能够被更多的消费人群认可,它就会带来巨大的利润。”也许,这也是那时东方园林的希望。

  直到今天,已经很少有人记得当年东方园林的惨况。2003年,东方园林遇到了诞生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由于前期的快速扩张,东方园林的资金链出了问题。与此同时,一些客户发现东方园林的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开始不再支付尾款,甚至准备起诉何巧女。那时,东方园林的承包商、劳务提供商、材料供应商日日派人来催款,结账方法也从垫付改为现金,但即使如此,还是经常看见民工堵门催债的情况。何巧女后来回忆说:“那时候真的一分钱都拿不出来了。”

  在这种情况下,东方园林内部也开始出现问题,原本被何巧女所信任的多个分公司老总纷纷出走,他们有的开着公车不知所踪,有的带着可以兑现的合同一去不返⋯⋯面对绝境,何巧女只能和丈夫两个人硬着头皮去各个公司求告,反复地解释、承诺,直到以前的合作者愿意继续合作。“好在我们熬到了2005年。”2005年,陆续接手一些重大型项目的东方园林逐渐缓过气来,何巧女也将公司的主要业务从房地产园林景观工程转向市政园林景观工程。

  一位在园林设计行业浸淫多年的从业者魏刚告诉记者:“相对于房地产园林景观工程,市政园林景观工程有着更高的毛利,尤其是绿化方面。很多地方政府对城市化景观有着和GDP一样的痴迷,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比GDP还容易讨好中央政府和老百姓。”

  东方园林开始大量招揽国际各类专业人员:景观专家、生态专家、城市规划专家、历史文化专家、城市价值专家、区域产业专家、经济专家⋯⋯这样的人才架构也有利于破除中国工业设计的一个弊病——特行独立、难以团队作战。何巧女后来回忆起当时挖人的情景说:“我不停地对他们说,来中国吧,在这里你能实现别处实现不了的梦想,中国有着世界最多的人口,这里的复杂挑战远比你想象的有意思,如果你在中国成功了,还有什么能够难住你。现在中国的城市化是一个国际问题,想象一下,你能在对全球经济发展都有贡献的项目上去探索,并把它烙印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东方园林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这本身就拥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景观设计开始向流水线式作业发展。何巧女曾坦承:“现在很少有人把园林当做艺术来做,大部分是把树种上再说。”现在,每家景观设计公司中真正从景观专业毕业的人甚至占不到三分之一,基本都是从建筑、规划等专业转过来的。“这些人每天会像机器一样完成画图、交稿,很多设计师几个月才去工地看一次自己的作品。”魏刚说。

  面对这种情况,东方园林参考建筑业的工程监理设立了艺术总监一职,这个职位的人会代替设计师常常出现在工地现场。对此,东方园林解释,园林这种东西是靠造出来,设计只是一个构思,相当于一个小说编剧,导演才能够把电影拍漂亮,对东方园林来说,设计师是“编剧”,艺术总监是“导演”。对此,魏刚颇为无奈:“这意味着,每一个设计师都在为钱妥协,我们就像个被操纵的木偶。谁见过木偶有灵魂?”

  设计向钱看,这不仅出现在环境规划、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等和房地产密切相关的领域,这在中国工业设计界已经成为了普遍的现象。“单看这一点,中国工业设计甚至已经落后在中国制造之后。”不可否认,设计需要商业化来证明自身价值。但是,既然是设计,就必然有超前元素凝结其中,就有可能造成一些作品不被当时的市场认可。中国制造业在谈创新时经常说,“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制一代、构思一代”。这些构思的产品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公司未来的命脉所在,如果为了钱把设计过度商业化,就会出现储备不足、研制稀缺、构思全无的情况。

声明:站内网友所发表的所有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网站意见及观点。

全部评论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