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外一提6cm高的菲林有两种基本长度:「120」和「220」。两者都是6cm宽,但220只在末尾有纸背,120则由头到尾都有纸背。由于取消卷片中间的纸背,故220能在大约同样粗幼的卷轴中卷更长的菲林。这样,120每卷可拍6×6照片12张,而220则每卷可拍24张。除此之外,120和220菲林是完全相同的。
大多数120的SLR相机有可随时拆换的片匣。当你为120相机配多一个片匣时,你便可以在外影时有更大的灵活性。例如,你可以利用一个片匣安装黑白菲林,在另一片匣中装彩色幻灯片,甚至多一个装彩色负片。每个片匣都可以随时由相机上拆下,甚至其内的菲林只有一部分曝了光,拆换片匣也不会使菲林走光。把另一个片匣装上,再拍几张之后又再取下,之后又把第一个片匣装上再拍摄剩下的菲林,方便吧!此点是135相机绝对比不上的,除非用有IX功能的APS相机,则亦可随时换菲林。
随时可装卸片匣的另一个好处,是用在需要快速连续拍摄时可预早在多个片匣装妥菲林,当拍摄完片匣中的一卷时,摄影师可以拆下片匣并立即装上另一片匣,减少在拍摄中错失重要时刻的可能性,如有拍摄助手的话,则可把已曝光的菲林取出再换上一卷新菲林,这样的过程可以反复进行;此外,大部分120单镜反光机也有不同片幅的片匣,如Bronica SQ-A,便有6×6,6×4.5,135「全景」及135标准度的片匣。
(d)单张菲林
单张菲林是指单独一张的菲林,英文叫作Sheet film,用于大片幅的专业景式相机(View camera)。最常用的单张菲林片幅是4×5英吋,这一片幅的相机又称为「45机」。例如SINAR, HORSEMAN, LINHOF及ARCA SWISS均有此类相机,它几乎是专业商品摄影少不了的设备,事实上,对商品摄影来说,前述的35mm及120均「未入流」,并以4×5吋的片幅为标准。
(三)菲林的特性
不同类型的菲林大概可以分为四种主要特性:(1)感色性;(2)感光度(菲林速度);(3)颗粒度;(4)反差度。
1.感色性与色光的表现
不同类型的菲林对色彩的反应其实是不同的,其中尤以彩色菲林为甚。如果菲林对某一种色的更敏感些,则用它拍摄将会对该种色彩作出了「夸张」一点的表现,因为该色的射线将对更多的感光晶体起作用。
先谈黑白菲林感色性的问题。市面上出售的黑白菲林绝大部分是「全色菲林」,即对所有可见光的敏感性与人眼的敏感程度大致相同。如浅红色在相片上呈现一种浅灰影调,而深红将在相片上呈现为另一种较深的灰调。至于其它颜色,如蓝色、黄色、绿色等颜色也是如此。虽然我们不能在黑白全色菲林所摄影像上看到彩色,但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相对光度和暗度。
有一种印刷工业用的菲林叫「色盲片」,除了红色外对其他色都敏感。这样,当你用它拍摄景物时,在你负片上的红色物体会显得相对的淡色,甚至变成「白色」,因为色盲片的特点是对红色「色盲」。因此,来自红色物体的光射在菲林上时,就像没有光射在菲林上一样,结果负片上形成较淡或透明的影像印在照片上就成为较深影像。而黄色或橙色拍出来也是大致差不多,因它是由红和黄组成的。
但色盲片只用于特殊目的,例如印刷制版,并且只有片装的供应。事实上,拍友根本很少机会用到色盲片,甚至永远也用不上,故此对它可以不理。
彩色菲林的感旋光性方面,会有更大的弹性,不同牌子、不同系列的彩色菲林,对不同的色光有不同的反应,有一些会有较浓的色彩,有一对会对个别色彩有较佳的表现,不一而足。此外,彩色菲林亦有一些对色彩有较强的反应,相片会较为「艳丽」,反之则会有较忠于原作的色彩。
至于彩色菲林的色光表现方面,主要可以分「日光型」及「灯光型」,前者对应正常的日光,或电子闪光灯照明的环境,如用于钨丝灯光,则会严重偏黄;而「灯光型」菲林则须用于钨丝灯光,如用于日光或闪光灯,则会严重偏蓝。
日光型幻灯片方面,又有分「冷调」及「暖调」,后者的色温略为偏低,拍摄人像较为讨好。
至于红外线菲林是一种对红外线感光的特殊菲林。有彩色的红外线菲林,也有黑白的,它对光谱的红外线格外敏感,拍摄到一般人眼是看不见的光线,除为科学和军事的用途外,用于艺术摄影它能产生奇异的特殊效果。
2.感光度
不同的菲林对光的敏感性可能有所不同,即是有些菲林会比另外一些菲林需要更多或更少的光来达致「正常曝光」。需要较少光量的菲林称做「高速菲林」(High Speed Film),反之需要较多光的菲林称做慢速菲林或中速菲林。菲林对光的灵敏度称为「菲林速度」(Film Speed)或感光度。
但必须强调,所谓菲林速度与运动方面通常所说的「速度」其实毫无关系,菲林速度只涉及对光的反应的灵敏度。但由于「高速菲林」对光有较强的反应,在同一光圈下,可以用较高的快门速度,用以拍摄较高,用以拍摄较高速度的动作,因此个别拍友误解「高速菲林」是一些用以拍摄高速动作的菲林。
菲林速度曾有一段时间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系统,例如美国曾用ASA标准,东欧则用DIN系统,但时至今日,全球一律用国际标准ISO,但其实ISO与以往的ASA没有分别,例如,以往ASA 100等如DIN 21,最早出现ISO统一两者时,称为ISO 100/21,但如今已「简化」成为ISO 100,换言之,DIN已淘汰了,而ASA则改称ISO而已。
每款菲林的ISO感光度是由菲林生产商提供并在包装上注明的。感光度越高,菲林越快--即对光的灵敏度更大。ISO的级数有ISO 50, 100, 200, 400, 800, 1600及3200。ISO 200的菲林对光的灵敏度是ISO 100菲林的高一级,而ISO 800比ISO 200快两级,如此类推。
例如ISO 800菲林快ISO 100三级,这意味着,如你用ISO 800菲林拍摄某一个景物,使用的曝光组合是1/1000秒和f/8,则拍同一景物用ISO 100菲林便需加大三级光圈,即1/1000秒,配f/2.8以获得相同量的曝光,以同一个的例子计算,如果你用ISO 400菲林拍摄,在1/500秒快门速度时你将用多大光圈呢?没错,仍是f/8。
那么菲林盒上所标示的ISO感光度其实对你有甚么意义?它其实告诉你在菲林上要得到一张「正确曝光」的相片时,厂方建议需要多少的曝光。你可以在相机上调校菲林匣上注明的ISO速度,相机的测光系统将以此菲林所建议的作为曝光计算;但由于不同菲林有不同的特性,加上摄影师亦对曝光有所喜好,故一些摄影师会凭个人经验或喜好作出调节,例如一些摄影师拍摄幻灯片经常会曝光不足1/3级,另一些摄影师以高速负片拍摄时,可能会加2/3级曝光。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