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术沙龙”月底开讲

资讯频道 - 新闻 来源:中国设计在线 作者:selin 2011-09-27
189 0 0

作为北京国际设计周的一部分,创意人士为灵感与沟通而将汇聚在 AIGA 中国设计活动的重头戏 "设计之术沙龙"。站在科技前沿的设计师们将展示他们是如何使设计突破技术可能性的边界,同样也会了解到人性化的设计。沙龙的形式是多样的,创意人士有机会聆听由本杰明·培根、王霞、詹姆斯·兰迪、吴珏辉带来的精彩演讲,中英双语。

 

时间: 2011年09月30日 (周五)
         18:30–21:00

地点: 跨界 (Crossover Center)
         朝阳区三里屯酒吧街北路81号跨界中心

以下为演讲人的详细信息:

本杰明·培根

助理教授,曾任帕森斯涉及学院设计与科技学院本科部系主任。他目前人诺基亚中国研究中心的客座研究人员,并在北京蒲公英小学开设由 ADM 基金会赞助的、结合数字与游戏设计的综合课堂。他的研究主要跨越科技、社会媒体、可移动技术、声音与信息设计等诸多领域。他在各种结构以及展览和会议场合举办过讲座、演出和展览。他曾是帕森斯信息映射研究所的信息技术方面的主管。他还是 SpyLab 新媒体研究小组的创始成员之一,这个研究小组的使命是与全球的研究员和艺术家创建远程合作项目。他拥有明尼苏达大学 (University of Minnesota/Twin Cities) 的电影学学士学位和帕森斯设计与科技学院的艺术硕士学位。

可移动化的联合操作
讲座主要探讨廉价移动技术、开放性软件和 DIY 传感技术正在如何塑造下一代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切入点,促成跨地域、跨政体的多元化合作,为当今问题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从社会认知到人性化设计,到环境问题,到教育。

詹姆斯·兰迪

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的舒尔特·杜利职业发展学特聘教授,主攻方向为人机交互。2003年至2006年,他还曾担任英特尔西雅图实验室的主任,这是一座探索普适计算的大学附属研究实验室。他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自动化可用性评价、演示界面、移动和普适计算、用户界面设计工具和 Web 设计等。目前,他在北京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度过自己的2009-2011年学术休假期,同时也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访问教授。1990年,兰迪获得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 EECS 学士学位,后来又分别于1993年和1996年获得了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首次展现了素描在用户界面设计工具中的使用。

找寻移动设计中的平衡点 —— 通过文物中所蕴藏的故事来学习
设计一件成功的移动设备和程序需要把握平衡。这种平衡不只是在屏幕尺寸和功能之间进行周旋,我相信技术与设计方法之间的平衡和东西方价值观之间的平衡是同等重要的。在这次演讲中我将试问,我们究竟能从文物所蕴含的故事和价值中学到什么。之后我会展示一个可以把握技术与设计之间平衡的实用性设计方法,并讲述它是如何作用在一个手机小说程序的创作中。

王霞

拥有计算机科学、语言学、人机交互、设计、用户体验等多学科背景。她目前是诺基亚成长型国家研究院长尾移动方案组的主任研究员,致力于移动技术与方案创新,为发展中国家用户提供更贴心更方便的移动体验。 她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获得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士与硕士学位,并获得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博士学位。 王霞在诺基亚研究院已经工作了12个春秋。在这12年间,她的研究领域涵盖了语音语言处理、语音界面技术、用户体验、设计管理以及移动解决方案创新。她非常关注技术与设计领域的最新动态。

设计,为金字塔底层的人们
通常大家认为,设计是面向高端时尚人群的。本演讲则关注于中国社会金字塔的底层。诺基亚研究院近几年来在大、中城市和农村做了一系列面向城市务工人群的用户研究,并针对他们的需求和希望,设计了一些移动服务和移动设备概念,有选择地进行了开发测试。王霞将为分享整个过程中诺基亚研究院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发现并展示概念设计实例。

吴珏辉

新媒体艺术家,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清华大学艺术科学中心媒体实验室 (TASML) 驻留艺术家,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媒体设计实验室 (LDM | EPFL) 驻留艺术家,1980年出生于杭州。近年来,他着力探索艺术与科学、身体与媒体之间的 ”潜在接口”,与清华大学艺术科学中心媒体实验室、清华大学神经工程研究所、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媒体设计实验室、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图形图像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展开密切合作。2010年,他和邵鼎发起一个开放性的媒体艺术组织 "肉媒体 / MeatMedia",关注于通过设定开放式游戏规则来架设作品的 "情感接口", 在 "干" 与 "湿" 之间寻找作品的平衡点。 吴珏辉参加过 "中国新方向"、"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2009年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 等多个国内外媒体艺术展览,同时参与了多项公共媒体项目,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从2008年开始,他和邵鼎与清华大学神经工程研究所合作,进行一项基于脑机接口 (BCI) 的艺术项目。

肉媒体
身体是人类接触世界的第一媒介。身体作为一种有机媒介,其交互的自由度优于众多的无机传感系统(如红外感应、压力传感、超声感应等)。身体作为一种可塑的媒介,一种有机的传感器,一个具备输入输出及信号放大功能的黑匣子,能对环境信号做出自主反馈,并通过身体语言加以转化、放大。通过设定简单开放的互动规则,将身体的信号感应反馈机制与电子感应系统相结合,构成干、湿一体的交互环境。由身体激活作品,同时身体本身即作品的核心载体。

触景公司

触景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帮助你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互连接、融合、统一。你可以用你的手机寻找空中的漂流瓶。当摄像头聚焦不同的瓶子,你可以看到网友的留言、祝福,大家分享的图片、打折、优惠等信息。你甚至可以交到新的朋友甚至送上你的祝福。

声明:站内网友所发表的所有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网站意见及观点。

全部评论

濠电姵顔栭崰妤冩崲閹邦喖绶ら柦妯侯檧閼版寧銇勮箛鎾跺闁搞倖姊婚埀顒傛嚀鐎氼厼顭垮Ο鐓庣筏闁秆勵殕閻撶喖鏌嶉崫鍕即鐟滅増甯掗惌妤冩喐閺冨牏宓侀柟鐑橆殔鎯熼梺闈浨归崕鎶剿囬敓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