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字体设计大师埃德·本吉盖特(Ed Benguiat)的传奇一生

资讯频道 - 新闻 来源:iWeekly周末画报 作者:cdo 2020-10-26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种艺术形式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参与着我们的生活,它便是字体设计。或许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它对于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当我们下意识地选择某种字体输入文字,以便让书写的过程更加令人愉悦;亦或是使用某种不同的字体让文档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时,字体设计都在发挥着它独有的作用。

而创造这一切的字体设计师,也称得上是优秀的艺术家:通过重塑造型、调整线条、恰到好处地控制每个文字间的距离,让平凡的文字呈现前所未见的奇妙样貌,这无疑是一门高明的艺术。

1

被《每日邮报》誉为“字体行业最伟大的人物之一”的字体设计师埃德·本吉盖特(Ed Benguiat),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于不久前的10月15日去世,享年92岁。

在作为字体设计师的一生中,埃德·本吉盖特共创作了超过600款字体,我们熟悉的福特公司商标、《时尚先生》《花花公子》《纽约时报》等著名杂志的标题,以及《安妮·霍尔》《人猿星球》《双峰》都是他的手笔。其中最著名的ITC Benguiat字体风靡了整个80年代,史蒂芬·金的每本小说封面都有它的身影。直到今天,这款字体依然被应用于美剧《怪奇物语》中。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他颇具传奇性的一生,重新认识这个字体背后的创造者和艺术家。

2

兜兜转转的设计生涯

出生于1927年的埃德·本吉盖特成长于纽约布鲁克林,母亲是红十字会的司机,父亲则是Bloomingdale's的设计总监。受到父亲的影响,埃德·本吉盖特从小就对钢笔和画笔有着浓厚的兴趣,九岁时就已经熟悉了设计和刻字的相关知识。 

与想象中不同的是,绘画和设计的爱好在他身上的影响并未迅速显现。在绘图之余,年幼的埃德·本吉盖特喜欢上了音乐,并很快沉迷其中。

在二战前后的时间里,埃德·本吉盖特的职业是爵士乐鼓手,用埃迪•贝纳特的艺名在许多知名乐队中参与演出,包括(Eddy Benart)斯坦·肯顿(Stan Kenton),克劳德•索恩希尔(Claude Thornhill)和伍迪•赫尔曼(Woody Herman)的乐队。 

3

尽管在音乐领域颇有成就,但一次偶然的经历却让埃德·本吉盖特开始重新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一天,埃德·本吉盖特去音乐工会缴纳工费,在那里,他见到了许多年事已高、谋生堪忧的乐手。

当意识到“自己有一天也会像这些老人一样,只能在成人典礼和婚礼上演奏”时,埃德·本吉盖特觉得,是时候换个领域了。他重新拾起了中断已久的绘图事业,报名了一所位于第五大道上的广告艺术学院,以插图画家的身份进行学习。

4_副本

但这条道路走起来并不容易。埃德·本吉盖特热衷于模仿历史上的画家绘制女性裸体,这直接招致了老师的强烈反对,甚至要求他退学——彼时美国的社会风气趋于保守,1930年颁布的限制和删减电影中不道德镜头的《海斯法典》便是典型的例子。

讽刺的是,埃德·本吉盖特日后所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正是依照《海斯法典》遮挡电影中出现的暴露镜头。按照这个轨迹下去,他将毫无悬念地成为平凡人中不起眼的一员。直到某一天,负责刻字的人没来上班,埃德·本吉盖特自告奋勇接下了他的任务。这成为了埃德·本吉盖特字体设计之路的正式开端。

征服《纽约时报》与伍迪·艾伦的设计

这一次,埃德·本吉盖特选对了路,事情开始像滚雪球一样发展。1953年,由于设计才能卓越,埃德·本吉盖特被《时尚先生》聘用,1962年又加入排版公司Photo-Lettering Inc.,担任版式设计总监。

在这里,埃德·本吉盖特一口气开发了约400种字体,并承接了许多重要的设计任务,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纽约时报的标题设计

5

1967年,《纽约时报》决定对标识进行重新修订——在此之前,这一由哥特式字母组成的独特标识已经沿用了一个世纪,埃德·本吉盖特接下了这一重大的任务。“我的想法是,如果我们把它彻底更改了,那么也就没有人能够认出它了。因此,我要做的事情是,对它进行修复。”

7

埃德·本吉盖特决定从细节处入手。

在充分考虑到油墨扩散等细微因素的影响后,他耐心地修改了每个字母中不够和谐的位置,包括一个小小线条的粗细程度。除此之外,他还仔细地调整了字母的间距,使得经过印刷呈现在纸面上的文字达到最佳状态。他的修改既完善了视觉效果,又保持了《纽约时报》独有的风格,至今仍在使用。

7

1971年,埃德·本吉盖特加入了新成立的国际字体公司(International Typeface),他的字体设计才华在这家公司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并开始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

1975 年,在和伍迪·艾伦共进早餐时,埃德·本吉盖特得知了伍迪·艾伦·将要拍摄一部新电影,希望能够听听他对片头字体的意见。他立刻毫不犹豫地推荐了自己设计的“Windsor”。

8

不出意料地,伍迪·艾伦爱上了这款字体,并将它大量应用在了自己的电影中。带着几分怪异感和突兀感的线条,恰与伍迪·艾伦的精神世界相契合。时至今日,当影迷们重温伍迪·艾伦的电影时,享受之一便是看到熟悉的Windsor字体在荧幕上浮现:“有一种和老朋友在一起的感觉。”

优秀的设计只能来自双手

从走上字体设计之路到去世,埃德·本吉盖特一直在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他坚持字体设计不仅是为了易读,更是为了美感,并依照自己的理念不断开发新的字体——他始终认为,自己的作品不是完美的。

9

为了开发一款字体,他会画上一整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并倾向于在纸面上进行设计。他曾对《泰晤士报》表示:“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就是一张空白的纸。”

10

他认可计算机的发展对字体设计工作带来的帮助,但与此同时,他并不完全信任现代技术,并反感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只用电脑进行设计:“有太多的人认为他们有一台Mac,就可以绘制徽标或着字体了。但是,你必须要先学习绘画,电脑是不能帮你弥补这一缺失的。”他坚信,好的双手才是优秀设计的开端:“如果你无法在一张纸上画出令人愉悦的形状,你又如何能在屏幕上做到呢?”

11

回顾自己的一生,埃德·本吉盖特这样描述曾经的职业生涯:“音乐对我来说,是按照正确的顺序放置声音,使它们变得悦耳。至于什么是图形设计呢?按照正确的顺序放置事物,使它们令人愉悦。”

毫无疑问,埃德·本吉盖特关于字体设计的结论是正确的。他的字体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直至今天依然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在他逝去之后的日子里也将依然如此。


声明:站内网友所发表的所有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网站意见及观点。

全部评论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