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设计师朱赢椿与大学生交流“慢生活”

资讯频道 - 新闻 来源:新华网 作者:cdo 2015-02-04

2月2日下午,位于南京湖南路上的“可一书店&可一画廊”迎来了著名装帧设计师朱赢椿和参加“思奔游学”活动的60位大学生。他们在这里展开了一场关于艺术家的慢生活的精彩对话。
  朱赢椿已从事书籍设计工作20余年,曾获得“世界最美的书”大奖,十余次获得“中国最美的书”设计奖。但现在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在极力提倡的“慢生活”,他与大学生们的交流也由此展开。
  “现在我的工作室,曾经是一个10多年无人用的旧工厂。我把它改造了,从此开始了脚踏土地的生活。那些就在身边的、日常不曾留意的动物、植物,接地气的生活,远远要比网络生活丰富得多。”朱赢椿在开场白中忠告大学生们,不要过多地沉浸在网络世界中,“微博、微信虽然便捷,但有很多消极的东西,它们让人活在没有温度的社会,使人们失去了用心切身体会的机会,它们在现实世界里也留存不下去。网络搜索引擎,剥夺了人们思考的时间。”
  朱赢椿的新书《虫子旁》出版后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他告诉同学们:“我每天早起,利用清晨的时间去看虫子,带着感情去切身与昆虫交流,甚至曾经饲养过蜘蛛、蚂蚁、金龟子、蜗牛,这样的研究非常有意思,因为它不是枯燥、刻板地从科学角度研究昆虫,而是用艺术的眼光去看世界。艺术家只有安静下来,把心胸打开,让自己的五感与世界接触,多碰撞,多交流,并且屏蔽掉一些很嘈杂的东西,才能真正感受世界,那就会更快乐。”“脚踏土地上的生活,艺术创作活动,要远比泡在网上更加滋养得多。”
  朱赢椿认为不管从事什么工作,艺术是滋养生活的,与经济条件无关,让内心沉静下来,享受、发现、创造艺术,就不是遥远的梦。
  朱赢椿的“慢生活”艺术状态引起了大学生们的浓厚兴趣,他们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艺术家是怎么安排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时间?”、“如何对待工作中的枯燥无味?”、“艺术更需要天赋,还是勤奋的努力?”……朱赢椿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同学们的提问,甚至,还聊起了大学时候自己的感情“隐私”。冬日的“可一书店&可一画廊”里,弥漫着浓浓的温情。
  参与活动的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谭贝贝说,朱赢椿老师是一位活得非常率性的艺术家,他的生活状态给了自己很多启发。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研究生韩玮则认为,参与这样的活动,可以学到不少知识,也能让自己的阅历更加丰富。
  “思奔游学”活动是南京嘤鸣读书会发起的公益游学活动,旨在为青年搭建一个以阅读为核心的思考交流平台,让参与其中的年轻人打开视野、找寻同道、实现自我定位,发起人是南师大中文系的大四学生赵健。奉行“读书是最美的姿态”的“可一书店&可一画廊”是这一活动的支持者之一。

声明:站内网友所发表的所有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网站意见及观点。

全部评论

暂无相关推荐